疼痛是生命的自救信号

浏览:916 点赞:0 2019-06-25 14:20:50


1.疼痛的成因与治疗


我们在阿是穴一节中已经说到生了某些病,身上会出现压痛点,这个压痛点就叫做阿是穴。这说明阿是穴所发生的痛,不仅有指引的作用,还是一个治病的穴位。如果没有这种痛,我们就找不到阿是穴了。因此,推而言之,疼痛可以说是一一种信号, 它告诉我们某些地方发生了阻滞。于是,我们的生命,组织了这个阿是穴,只要我们对这个地方加以适当的刺激,就会治愈与这疼痛有关的疾病。


因此,疼痛有它的两面性:其一、它是某个地方发生毛病的表现,使我们感到痛苦;其二、疼痛是人体生命对出毛病的地方的不满,告诉我们的大脑要克服这个毛病。于是生命信息开展了活动,才有了压痛点,即阿是穴。阿是穴接受了适当的刺激后,体内的疼痛迅速消失了。意思是通了,不痛了,这个地方的阻滞被克服了。


为什么许多癌症一发现就是后期了。因为,癌细胞会产生迷惑痛觉神经的物质,使人们察觉不到它的产生和存在,待它长大后我们就无法对付了。所以,很多病人的癌症发现都在后期。


身体上有许多疾病,都会产生疼痛。本文并不是要读者有疼痛就熬着。而应该认识疼痛不能乱用止痛药。乱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、病位,导致病情增重,使对疾病的判断失误,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。疼痛既然是一种疾病的信号,也能帮助我们弄清病之所在,即病的位置。比如发生腹痛,是什么病都还没有确定,如果用止痛药止住了痛,是什么病,它在哪里,就不知道了,医生该如何治疗?胆囊炎、胰腺炎、阑尾炎、肠梗阻以及其他等等疾病,腹部都会发剧烈的疼痛。如果它们不发疼痛,我们就不知道生什么病,生在什么地方,该用什么办法对付。所以,我认为疼痛的感觉,是我们的生命系统里,为了自我维护,而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报警讯号。

45.jpg

是人,就免不了要生病、碰伤、撞伤,为了自救,因而产生能觉知疼痛的系统。很多情况下不能随便使用止痛药。尤其是西药止痛药。如果疼痛非常强烈,不用止痛药的话,意识、信息会陷入混乱,那就必须先止痛。即使这样,也必须选好止痛药物。例如妇女经期行经腹痛、乳房胀痛、血虚头痛,最好不用西药,要选中药。因为中药是对症的,止痛没负作用。如果说是骨折、外伤、外科术后,要选用西药,因为中药没有西药那种迅速麻痹神经的止痛效果。如果是疗、疮、痈、疽等外科病,就应该选用草药。草药能直达病所,不仅能迅速解除病患,而且能迅速止痛。


大家都知道针灸止痛特别快,这是因为针灸用的方法是调动生命本身为保卫自己的反应能力。这种能力是通过针灸的穴位刺激、放大信息而产生的。所以,我希望凡是碰到疼痛的人,最好的方法是选用针灸止痛。如果大家要知道为什么,请阅本人的《人体生命医学纲要》。再如牙龈肿胀疼痛,最好的方法是用16号针头刺破,压出脓血,就会很快止痛。这就是“见破眼前宽”的道理。痈肿疮疖,如果肿痛厉害,只要见已经发脓,刺破出脓,就可见“眼前宽”。未发脓的痈肿疼痛厉害,可以用艾绒直接灸痈肿。但牙龈肿胀,并不需要见到发脓,就可以刺破,压出了恶血就可以。还有一种牙龈冷痛,喜温恶寒,日轻夜重,可用少许金银花裹炙川乌一二片,塞在牙龈旁,让唾沫将药汁浸出,就能够止痛。这是川乌的温热,化解了齿龈下的寒气,属于治本之法,不会有负作用。我的一个朋友治疗扁桃腺红肿疼痛,他最喜欢、最拿手的方法是用较粗的消毒针头刺扁桃腺出血,就会见炎消热退。

46.jpg

2.止痛的探讨


上个世纪在西方用氨基比林止痛,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,1922年,德国报告了很多病例:病人口腔发炎、溃烂,咽喉疼痛,检验末梢血中白细胞严重减少,称为粒性白细胞缺乏症,很多病人因此而死亡。解剖尸体,发现他们的骨髓严重中毒。这些人大多数是家庭经济富裕的中年白人妇女,医生、护士、技术员。后来经过研究,原来他们都有长期使用止痛药氨基比林的历史。氨基比林曾被用来作为多种药物的成份,例如凡拉蒙、头痛粉、撒烈痛等,用来治疗头痛、肌肉痛、风湿病和感冒等。1938年美国把该药从合法药物目录中删去,1941年后,美国就很少发生粒性白细胞减少症了。氨基比林我们这里还在使用,有多少人会因它而产生粒细胞减少症。我们没有统计研究,所以人们也就不大重视。最近《南方周末》有一篇文章叫做《止痛药风暴刮到了中国》,说芬必得一类的药物会导致心血管病,需要引起注意。为什么西医对于风湿病毫无办法?治疗就是止痛,给你芬必得、辛可芬一类的止痛药物。结果只是暂时性地止住了疼痛,风湿病却没治好,反而增加了更厉害的疾病——心血管病。不懂道理的人反以为这个医生治病真灵,疼痛给一下子治住了,却不知道这样的治疗具有极大的迷惑性。


西药止痛出现不良后果都是在经过许多人的使用,后来发现了一些流行病,再经分析研究,停止使用某种药物后获得成功,才知道此药物的负作用害人不浅。其实,这种负作用也就是对生命自组织能力的错误干预造成的。

47.jpg

对中医来说,疼痛是一种“证”,要辨证论治。中医认为痛有“寒胜则痛”、“热胜则痛”、“不通则痛”三类,是寒胜或热胜或不通,经过“辨证”,寒胜的用温热药,热胜的用寒凉药,不通的用疏通药。这就叫“论治”。人们说西医治标,中医治根,就是这个道理。然而,中医治疗没有规定的划一标准,只能够依循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进行辨证论治。于是人们就说,中医治疗没有科学标准,没有细分定量,是不科学的。持这种科学观其实他自已本身就不科学。因为,科学不科学不能以有没有人为制定的划一标准、能不能细分定量来衡量的。人的生命不仅不能细分,也无法搞成整齐划一的标准。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证,不仅是动态的,而且是个性的,每一个生命都不一样。治病的科学并不在于标准、细分或定量,而在于能不能调整阴阳,疏导信息,把病治好。治病又好比奕棋,棋手只能根据当时棋局的实际情况,计算后出棋,不能根据规定的标准出棋,否则,非输不可。棋输了,子还在,生命输了,就玩完了。


人体的生命, 是一个信息活动的过程。这个信息活动的系统,随人从小到大,从生到死,往返运行不息,不能有一刻停歇。由于这个系统过于复杂,它也会经常出毛病,碰到障碍或其他异常,就会发生疼痛。但它的自卫机能,早已准备好克服的方法,时时在等待出动,就像消防队员在等待出发的命令一样。疼痛,类似命令的信息。如果我们一碰到疼痛就服止痛药,就等于外面着了火,你把消防队的电话线拉断,使他们接不到命令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