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肘、手臂,平时好好的,但只要稍举一点点有重量的东西,就会痛得举不起来。拿水杓、凳子,都因痛而撒手。西医把这种病叫做网球炎,意思是指打网球的人,手臂部肌肉剧烈活动受伤,以后就发炎作疼。40岁以上的人,发这样的病比较多,当然都不一定是打网球而得的。我们可以把它联想到因剧烈的手臂活动,引起肌肉伤损而产生的,称为网球炎。然而在我的观察中,却发现有许多人并没有什么剧烈活动也会发这种病。
西医治疗网球炎都是采用封闭疗法:将止痛的药水直接注射到疼痛的地方。其治疗用意是由于药水的止痛作用,阻滞了痛觉神经的传导,使受伤的部位能借此机会自我修复,疼痛得到消除。注射医生过去用的药水,都是强的松龙,激素类药物,这种药物的负作用是破坏内分泌平衡,还会使骨质疏松。所以,这样的治疗不是好方法。许多人反映没效果。当然有的人也确实给治好了。另有一些人则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复发,只有少数人疗效可达数年之久。为什么疗效信息的反馈会有这样的不同?因为,每个人自我康复的体能不一样。
我在临床治疗过很多的网球炎,大多数人都马上见效,少数人需要过几天才有效,只有个别人在一星期内才见疼痛消失。网球炎的患者屈肘时,都可以摸到小海穴的骨尖上有压痛,只要在压痛点上用米粒大的艾绒直接施灸,90%以上的患者疼痛症状就能马上解除,立即感到不疼了。艾绒就是中药店里的艾叶,买来用手搓细,叶茎、叶脉搓不细,可以挑出来丢掉。
根据此病的临床实践,我认为如果是炎症的话,用一米粒大的艾绒一烧,怎么就能够把炎症一下子消除掉,所以这种疼痛不是炎症;其二,说手臂的强烈肌肉损伤,然后发炎变成了疼痛,也不对。很多病人都是家庭妇女,有的是专坐办公室的文职工作者,手臂肌肉也许比林黛玉还不如,连稍重的家务活都没干过,哪来的肌肉损伤?因此,用网球炎来称呼,或用剧烈的手臂活动来说明致病的原因,似乎都不妥当,而且也不科学。
中医把类似这种无据无形的病,统都叫做痹症。痹症中痛的部位固定,叫着痹;痛的部位不固定,东痛西痛的,叫行痹。老百姓一般地都统称为风痛。风痛不只是指网球炎,而是指许许多多的疼痛。风痛的意思是指它的无形性和游走性,像风一样地无形,东吹西吹,难以捉摸。然而,中医的治疗却不是根据病名或病原,不像西医那么古板,说什么病,用什么药,有固定划一的格式。中医治疗同样的风痛在不同的人身上就用不同的方药。这种做法很多人认为不科学。其实不是中医不科学,而是这些人对科学的理解出了问题。医学的目的是拯救或延长生命。而生命是什么?翻遍所有的现代医学书籍,没有生命的定义。亦即说明,我们的现代医学,还不知道什么是生命。既然不知道生命是什么,哪如何救助?这也说明,生命科学与现代科学有不同的含义,乃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。以现代科学来衡量生命科学, 还够不着边呢!
为什么用灸压痛点的方法能治愈网球炎呢?读者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。如果有兴趣,请认真阅读笔者有关阿是穴治疗的论述,因为,从压痛点治病的疗效来看,它同样属于阿是治疗。笔者才把此类治疗方法称之为“阿是效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