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某,女,53岁,四川省人。2006年5月18日就诊。自觉胸腔辣痛已半个月。x光透视肺部无病变,服西药消炎一周无效,还发了口腔炎。病人平素不喜辛辣,大便溏,每天一两次,便时有腹痛,垂重感(即便后不舒服),有还想再拉的感觉。苔白不匀,不感口渴,喜温热的饮食。通常纳食不多,按胃部软,无抵抗,叩诊有水声。说明胃中有水饮停滞,胃气弱,但基本是正常的。
此病主症是胸腔辣而微痛,有热烫感,应该说是肺热的症状。虽说是四川人,却又不会吃辣椒和其他辛辣的食品。她不喜欢饮水,平时吃食喜热不喜冷。这说明胃恶寒凉,有寒饮停滞。
我的诊断是胃有湿滞,下流大肠,化作湿热。因大肠与肺相互表里,故湿热由里及表而犯肺。湿痰化热,伤及肺阴,故引发胸腔热辣而痛。治疗方法是清热利湿,温胃化湿,行气化痰消痛。方用人中白、人中黄、小青草、鱼腥草清肺与大肠之热,用浙贝化痰清肺,百合清肺养阴,薤白行气去痛,再以川朴、陈皮、苍术、甘草温胃化湿。服药一剂,辣痛即减轻。三剂服完,口腔炎、大便后重都没有了。
本病以西医的看法,X光透视肺部没有病变,只是一种感觉,无法判定是什么病。西医医生给开了一些消炎的药物,只是姑且作为炎症治疗,况且大便时也有疼痛、后重的感觉,类似于肠炎的症状。服药一周后,非但没好转,反而增添了口腔黏膜溃疡,为什么?原来消炎的药物不仅不对症,还同时使机体的菌群失调,导致口腔炎症的产生。
人的消化道,从食道到肛门,是一个细菌库。里面有多种多样的细菌与我们共生。我们的消化功能,就是依靠着这么多的细菌来帮助消化的。如果没有这些细菌,我们就不能消化各种各样的食物,营养供应就会成问题了。所以,服用消炎药物,都会使食欲减退,若使用广谱的消炎药,麻烦更多。有的人服用后大便秘结,有的人服用后大便溏泄,更多的是食欲减退,或口腔霉烂,都是因消炎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。而且,绝大多数消炎药物对肝肾有损害。如果肝肾功能不好的人,更不能乱用。现在西方已开始倡导慎用抗生素就是这个道理。
病人的主症是胸腔辣痛,到了医院里,医生看不出是什么病。不是医生没本事,而是西医学中没有这样的病名,即使有病名,也没有治疗的办法。此病找不到外因、病位,而且由于胸腔、口腔、大肠都有病变的感觉,发现不了单一的器质性的病变部位。这说明西医的药物没有了固定的治疗目标,一定又要定名为某综合症了。综合症是多病位、多靶点的意思,对西医来说,就是个迷宫,一个没有出入口的迷宫,更是一道死题,一道没有方程式的死题。中医则可以全身所表现的症状,综合考虑它们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,全面调整,即可很快治愈。